<sub id="vb9r7"><nobr id="vb9r7"><meter id="vb9r7"></meter></nobr></sub>

                    您好!歡迎訪問德爾塔儀器官方網站
                    應用解決方案

                    銷售熱線

                    0769-83110798

                    德爾塔郵箱

                    gaoshengkeji@163.com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常見問題匯總
                    發表時間:2022-05-12 9:29:42


                    1.醫療器械法規提及的潔凈級別100級、10000級、100000級、300000級,與藥品潔凈度級別A級、B級、C級、D級,有何不同?

                     

                    醫療器械的潔凈度分級方法是依據YY0033-2000《無菌醫療器具生產管理規范》附錄A劃分,最早始于GB/T16292-1996標準;2010年版藥品GMP的潔凈度級別劃分采用了WHO GMP潔凈級別的表示方法,并包含了動態和靜態的要求。以懸浮粒子為例,兩者按照ISO14644-1標準換算,可以對照為:

                     

                    潔凈度級別

                    ISO等級

                    潔凈度級別

                    靜態ISO等級

                    動態ISO等級

                    100級

                    ISO 5

                    A級

                    ISO 4.8

                    ISO 4.8

                    (≥5.0mm粒徑)

                    (≥5.0mm粒徑)

                    10000級

                    ISO 7

                    B級

                    ISO 5

                    ISO 7

                    100000級

                    ISO 8

                    C級

                    ISO 7

                    ISO 8

                    300000級

                    國外無采納

                    D級

                    ISO 8

                    級別低,無要求

                     

                     

                    2.醫療器械生產過程中,哪些設備需要建立操作文件?哪些需要建立設備使用記錄?確定原則是什么?

                     

                    此問題提及的設備,可以分為生產設備和檢驗儀器/設備來理解。

                     

                    全部生產設備和檢驗儀器/設備,均應建立操作規程,保證設備正常使用,檢驗儀器性能穩定。

                     

                    原則上生產使用的設備,應建立使用記錄,滿足產品可追溯性的要求。

                     

                    檢驗儀器和設備可以根據對檢驗結果的影響程度、是否有追溯要求來進行識別分類,確定對檢驗結果有重要影響、有追溯要求的檢驗儀器和設備需要建立使用記錄,且記錄應包含使用、校準、維護和維修等情況,還應包含操作者、所檢驗樣品的描述、運行狀態、環境條件(檢驗規范或標準有特殊要求)等信息。

                     

                    3.醫療器械產品的檢驗儀器使用需要“3Q”驗證嗎?例如生化分析儀。

                     

                    生產設備進行“3Q”驗證,是為了證明設備能夠滿足預期用途。檢驗儀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需要通過校準、檢定來證明。無法進行校準、檢定的專用或自制的檢驗儀器或裝置,應通過使用標準物質、進行比對試驗或參加實驗室能力驗證(可行時)來進行準確性核查。

                     

                    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講,檢驗儀器在進行校準、檢定或測試之前,已實質完成了安裝確認和運行確認,某種意義上,檢驗儀器的校準、檢定或測試,本身就是性能確認,這也是為何精密檢驗儀器在搬動后必須重新校準或檢定的原因。檢驗儀器的安裝、運行和性能確認比生產設備的要求更為嚴格,而最終的“確認報告”不是企業自行出具的,而是需要由有資質的計量機構或專業人員出具證書。

                     

                    生化分析儀按照校準標準,如JJF1720-2018《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校準規范》等進行校準。

                     

                    4.醫療器械的生產設備確認,設計確認是必須的嗎?

                     

                    “設計確認:主要是檢查設備的設計、選型及技術參數是否符合預期用途和《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指南》)”。

                     

                    對于非標設備,為保證設備符合預期要求,建議在設備采購合同中明確設備設計、選型及技術要求,并逐一進行確認。

                     

                    5.計量器具校準后,在允許范圍內,對檢測結果需要加上或減去實際誤差嗎?

                     

                    計量器具校準后應開展的工作:

                     

                    1.符合性評價

                     

                    (1)需要確認校準參數是否全部校準;

                     

                    (2)校準參數、校準結果是否符合預期使用;

                     

                    (3)對監測機構申請的測量范圍或測量點的校準確認;

                     

                    (4)校準證書中應當包括計量溯源性信息;

                     

                    (5)測量結果的測定不確定度信息。

                     

                    2.校準后修正值符合允差范圍時,貼校準合格標識,是否需要進行修正由使用單位視影響程度,自行判定。

                     

                    (1)當檢測方法對其準確度有明確要求的,要用修正值進行修正;

                     

                    (2)當測量結果參考檢測結果運算,或直接讀取檢測結果時,需要用修正值和修正因子去修正。

                     

                    6.在萬級潔凈車間,照度和噪聲在環境日常監測中需要檢測嗎?如果不需要,是否就不需要配置相應的檢測儀器了?

                     

                    YY0033-2000《無菌醫療器具生產管理規范》附錄C無菌醫療器械潔凈室(區)環境要求及監測列表中,監測項目有溫度、相對濕度、風速、換氣次數、靜壓差、塵埃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沒有照度和噪聲。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附錄 無菌醫療器械》2.7.3 規定:應當按照醫療器械相關行業標準要求對潔凈室(區)的塵粒、浮游菌或沉降菌、換氣次數或風速、靜壓差、溫度和相對濕度進行定期檢(監)測,并保存檢(監)測記錄。

                     

                    依據《GB 50591-2010》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建議周期測試。照度和噪聲最長檢測周期是12個月。


                    8x8×在线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