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engkeji@163.com
有的時候真的不愿意回答,那些連安全性內容是什么都搞不懂的所謂牛人,請問您這是推薦還是推薦安全性呢?指著帶貨呢吧。都不如真實使用者根據自己體驗講的,雖然不專業,但起碼真實。
題主問的是安全性問題,并提到了品牌,那么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安全性的度量和概念。
度量很簡單:在規定的時間內是安全的,別指望誰也打不開,這不可能的,神仙架不住大錘子,亂拳打死才師傅,但是在規定的時間打不開,就是基本安全了,然后安全的時間越長,則安全性越高。這是基礎。
再有,關于安全性的要占,其實對智能鎖,安全性就那么幾點:
1.防暴力開啟的安全性
防暴力,簡而言之,就是用暴力的方法,例如用螺絲刀、錘子、撬棍或其它暴力工具,在特定的時間內無法打開,就算是安全,當然防暴力的時間越長越好。
那么防暴力的點位在哪里呢?
a.鎖芯部分
作為機械應急開啟裝置,一般是用不上的,但卻非常容易成為安全的短板,因為有兩塊涉及到它,暴力安全就算是一個,鎖芯防暴力主要包括:防鉆性能,防扭性能以及防破拆性能這三大類,當然還有其它的,例如防打斷等,但這些不是最重要的,上述三種,才是最重要的。
防暴力的品牌:不用考慮品牌了,只要是銅鎖芯都可以,結論是別買那些400以內鎖,或者與銷售者約定要純銅鎖芯,一般防暴力都合格,如果想進階的話,要有防鉆銷/蓋,內部有防扭隔離、鎖結構有防破拆,進階需要購買的時候有一定專業能力,否則銷售員亂說也不知道。
目前已知三個防能力的品牌有:凱迪仕、小米、德施曼絕大部分型號、西門子、巨力高端型號。
圖就不上了,沒必要上圖。
b.外殼部分
很多人認為外殼不重要,有鐵板才重要,特別是一此準新人,其實外殼金屬非常重要。分辨這個非常的容易,外殼主材,特別是塑料,如下圖,這樣一下就開了,還有什么安全性可言呢?所以外殼一定要是金屬的,可以有裝飾的塑料/膜內件,但絕不能當主材。這個不描述了。
如何來分辨,肉眼分辨就可以了,當然如果見到實體也可以摸一下,金屬與塑料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是電商的,則最重要的看價格和溝通,敢騙人,咱不還有投訴不是。
不是塑料的品牌:基本上做個5年以上的品牌,都是有節操的,這一點不用操心。
c.電子部分防暴力
這就有人問了,為什么電子部分還要防暴力,其實恰恰相反,電子部分防暴力才是關鍵之一,試想,有人暴力撬鎖的時候報警,給手機發消息,這將會多重要。另外,現在電子門鎖基本上都要加上智能家居,聯上網,然后有人暴力破解密碼的時候或者暴力挾持傳輸數據的時候,加密與預警 就更加的重要了。
而這,首先的報警,是國家強制標準規定的,那么就必須要報警吧,沒有這個的千萬不要購買。那是不合格產品,看看21年國家監督抽查就知道了,同時這個有很多所謂的大品牌也不加,真不知道他們怎么想的。后邊發消息、預警、加密,那就要看廠家的功底了,這里注意,發消息是常規操作,一般聯網的產品基本都會有,預警這個也不復雜,貓眼的帶主動偵測功能,不是貓眼的帶試錯報警(注意這也是國家強制要求),或者什么脅迫報警什么的,遠程消息推送等等,這些都是預警功能,這個看價格, 不是必須項。還有一個加密,這個就看廠家功底了,傳輸以及數據加密是兩個大項,分為硬加密和軟件加密,絕大部分為軟加密,也有部分是硬加密,這個敢于說的就不多了。
綜合來看,如果電子部分防暴力滿足的品牌:
報警類:21年國家監督抽查上榜企業,就不要選擇了,其它的,小品牌都具備了;
發消息:只是聯網的都可以,這個帶聯網功能的都有,品牌不用推薦,哪家體驗好買哪家;
預警:只要是聯網的都有的,注意貓眼,選擇主動或被動可視對講的,這樣安全性會更好一些;
加密:目前互聯網企業都明示加密了,小米的加密芯片,德施曼與阿里聯合也推出了硬加密,凱迪仕也明示了,其它的企業暫時還沒明示,但據大戰了解,品牌廠家一般都有軟加密在里面,但傳輸加密。。。眼睛一定擦亮,絕大部分品牌是有加密的,但均為軟加密,但還是有個別品牌是光的,甚至密碼都是明文的,具體品牌不講了,但不是小牌子。
2.使用的安全性
啥,使用也有安全性,當然有了,而且使用的安全性是非常關鍵的,必竟,只要傳輸有一丟丟加密,那么被破解就是小概率的事情,咱也不是家里有礦,而且也不是啥啥關鍵人士不是,但使用就不一樣了,有可能不經意的一眼,就知道了開啟辦法,那有心人可就。。。所以使用的安全性就非常重要。
關于使用的安全性,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a.密碼使用安全性
就兩個因素,密碼位數和虛位密碼,密碼位數越多越安全,但也越難記住,以前有4位密碼、6位密碼等等,現在其實簡單了,統一為6位密碼起跳了,這也是標準的規定,但不要限制密碼向上的位數。大戰認為,給密碼強記憶的人點機會,密碼6位起跳,可以設置為6-10位,甚至更多的位數也未嘗不可。這樣密碼使用安全性將會人為提升。
目前具備密碼位數設置的品牌有:TCL、西門子、巨力部分款、凱迪仕部分款式、德施曼部分款式、匯泰龍部分款式等諸多品牌。
還有就是虛位密碼,當初被當成安全的大神級,誠然,在防偷窺角度來看,虛位密碼增強了安全性,但是從整體安全性而言,事實上是降低了密碼強度,因此,虛位密碼是要有一個度的,目前安全可控的是不超過30位,不過還好,絕大部分品牌基本在21位左右。
具備30位以下的虛位密碼的品牌:小米、凱迪仕、德施曼、TCL、西門子等等,稍微有點品牌意識的基本上都已經具備了,其實可比性并不大了。
b.指紋安全性
這個也很重要,而且這個還基本上不能被消費者所發現,因為安全性是基于算法、模型等軟件來決定的,所以這個安全性,看2019年的活體之爭就知道了。因為活體識別,這個命題用在安全性上,是解決復制的。但是消費者看不出,只能看商家宣傳。在這里說太多的技術,例如,生物電、特征點、圖像、識別數量、區域等意義不大,試不出來。但這里有幾個辦法可以在購買的過程中看出來。
第一:識別面積,同等安全要求越小的對算法要求越高,但為了降成本,怎么可能用高要求算法,于是簡單算法出現,這樣解決不了安全性問題,綜合,越大,越安全,雖然不是絕對,但大部分是。
第二:錄入次數,同等面積,錄入次數越多,說明算法對安全性要求越高,但考慮到體驗,一般以5次為佳,這個更不絕對,只能看品牌。
第三:活體,這個還在爭,事實上所有的產品都宣稱有活體,而且也的確如此,但消費者如何分辨,測試更簡單,保鮮膜(最薄的,厚的不行,如果想用DUxxx也可以,超薄款的哦),覆蓋上,看是否可以識別,如果不可以,基礎的安全性還在。就好了。
具體品牌:不講了,自己看就行了。看價格就行了。
c.刷卡安全性
其實就是卡片的防復制性,試問,離你不遠,悄悄滴就將卡片復制了有多可怕。目前行業內有三種卡片類型,M1、M2、CPU卡。還有一個NFC,
從安全性角度而言:CPU>M2>M1 NFC卡要看是否開放,如果不開放,則安全,如果開放,那么。。。不說也罷。
CPU卡的品牌:西門子、凱迪仕部分型號
高頻卡:凱迪仕部分型號、德施曼部分型號以及廣大一眾品牌基本上不說自己CPU卡的,都是高頻卡。
M1卡的:便宜便宜便宜便宜的。。。。因為成本最低,品牌不列了。
NFC卡:小米、華為的安全性可控,綠米、云丁的可控。
d.鑰匙安全性
這個不用推薦安全性,鑰匙放在安全的地方就行了,和硬件安全無關。如果非要講,就放在技術性開啟安全性中講吧。
3.防技術開啟的安全性
終于講到一些人的強項了,因為網上摘抄很容易,整個圖片就說這個不安全那個安全,其實防技術開啟的安全性有很多道道的,不是一張圖片就可以搞定的。
a.應急開啟防技術開啟能力
與防暴力對應,其實就是指應急鎖芯,除開防暴力,就是防技術開啟,就是下邊這個鑰匙,網上最多的就是各類的圖示告訴哪個安全,哪個不安全,其實,就是個球,彈子的如果精度高,例如國外某品牌的應急鎖芯,你試試能打開?葉片的如果精度不高,你試試不用鐵絲,啥玩意捅一下都能開。
所以防技術開啟,要工藝與技術同樣達標,慶幸的是,目前國內只要致力于品牌發展的廠家,基本上在這一塊都是達標的。原來的短板,反而不是短板了。但這里要注意,便宜的產品,雖然大戰不否認也能做出來好東西,但成本低。。。。
具備防技術開啟的品牌:所有的一線品牌、二線品牌以及有能力的小眾品牌;
防技術開啟能力差的品牌:鋁鎖芯大部分不具備,超低價,例如99的,這種,就算有,能有多少呢?
b.電子防技術開啟
很多人想不到吧,電子也有防技術開啟,呵呵,確實有,例如:替換指紋頭破解攻擊,窮舉密碼等,電磁模擬等等均是電子技術開啟手段,甚至數據破解攻擊也算。但這不是大戰強項,而且作為使用者也沒辦法用專業工具去模擬。
咋辦?不復雜,小黑盒沒有,上步話機,替換攻擊,這個,讓銷售商拍個視頻,窮舉法,這個最好整,網上讓銷售員按滿密碼,亂按就可以,看能否打開(別不相信這個可以開,大戰當年可是用這個方法開了不少的鎖)。
這里別問網絡攻擊的事情,上面已經講過了。算其它防護里了。
防電子技術開啟的品牌:只要不是垃圾,基本上可以防護住了,不算什么,包括小黑盒。
c.結構性技術開啟
這個就好玩了,利用智能門鎖結構的特點進行破解,而且這幾年方法雖然少了,不像2018-2019年那么多了,但卻也是層出不窮。比如利用結構缺陷,直接攻擊門把手,繞過安全防護,直接將門打開,等等大戰至少能舉出來50種。
這個怎么分?其實也不難,所謂結構性開啟,那么一定是結構缺陷,也就是外露或者不外露但是能讓他外露的部分進行破解,這么一想,就不復雜了,外露,前面板,再外露的東西,應急鎖芯(講過了)、應急充電口,這些都是直接外露的。不外露但能讓他外露的,面板與門板接觸,裝飾件與金屬件連接這些。這里不講技術原理,太復雜,只講注意:USB口、應急鎖芯口鎖芯插不進鐵絲,方桿安裝要伸出,面板要有支架。就這么簡單。
結構性技術開啟防護做的較好的品牌:西門子、凱迪仕、德施曼、小米、TCL、匯泰龍、巨力、豪力士、海爾、飛利浦等等吧。。。一二線品牌均可以,做的都比較到位。
但是。。。。這里有但是,做到極致的不多。或者說目前沒有一家做到極致,因為魔道兩者都在成長。
4.防鬼馬開啟能力
啥叫鬼馬開啟,就是。。。。。。。。用一些意想不到的工具,簡單、快速的就將鎖打開了,而不是常規的用特定工具或直接上大錘。
這個沒辦法展開了講,因為鬼馬工具太多,而且大部分還沒流入人間,都在仙人手里。只講做的好的防護吧。
防鬼馬開啟做的比較好的:小米、西門子、綠米、豪力士。
好了,關于智能門鎖的安全性就介紹到這里了。下面講一下關于結構不同的安全性,以下可看可不看。
1.直插芯和底插芯
結構之爭,沒啥安全不安全的,但目前基本上都是直插芯了,就不談了,注意材質、防技術及暴力就行了。
2.電子離合鎖體、自動鎖體和機械鎖體
這個也不復雜,同工藝情況下,自動鎖體安全性最高,也最貴。
電子離合鎖全與機械鎖體,同等條件下安全性最好的是前后連接裝置分開的,安全性會好一些,也僅僅是好一些,但安全性價比也不高。
通孔的,離合鎖體與機械鎖體,要看結構,主要如下幾點:
第一:面板的保護,特別是執手處的保護一定要做;
第二:鎖芯的保護,否則這就是短板;
第三:技術上的止轉裝置是否強度足夠;
就說這三點,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沒關系,看價格就行了。
3.前、中、后置離合的安全性
在同樣不做結構保護的情況下,后置離合最安全,中置其次,前置當然不行了。注意是大家都不做結構保護,也就是LUO奔的狀態。
所以要看結構保護,關于結構保護,上文已經講過了,不多說了,有保護,安全性其實差球不多。都在可接受范圍內。
來源:知乎@地球大戰,本轉載僅提供個人學習交流,無商業性質,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