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engkeji@163.com
近幾年,機器人行業一直在傳遞著一個聲音就是“機器人系統集成門檻低”,于是,蜂擁而至的機器人企業都擠著“進門”。
GGII數據顯示,中國超過80%的機器人企業都是系統集成商,目前國內的集成商多而不精,大而不強,與國外機器人集成商在經技術上依然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軟件上,我國處于弱勢地位,面臨專業技術人才短缺、資金缺乏的困難。
中國市場除了本土集成商,還有涉及集成業務的國際本土企業,如ABB、發那科等,此外還有國際上知名獨立系統集成商杜爾、徠斯等。
國內的機器人系統集成商要想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生存,首先必須得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在一些國外的機器人企業以及國內的本體企業不愿涉足的領域發力。
在針對系統集成業務時,無論是國外的巨頭企業還是國內的本體企業,都只是為一些大型的客戶提供解決方案,而對于國內的一些中小型企業,本體企業目前還沒有很廣泛的介入。
我們也發現,目前像ABB/發那科/安川,包括國內的新松/埃斯頓等都是針對大的客戶提供方案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系統集成商或許能夠從中小型企業找到突破口,目前最大的問題可能就在于是否能夠在某一特定的行業摸索出可以復制的方案。
內人士表示,國產機器人品牌在市場拓展上應該專注于細分行業,中國的工業門類齊全,勞動力人口相對比較多,機器人的需求也比較多并且面比較廣,具體到一家企業,不可能面面俱到進行產品的布局、研發和銷售投入,反而需要企業專注于某些行業進行研發。在這個過程中,國產品牌優先應該在品質和服務上做文章。